7月,红海与地中海的航道上空弥漫着前所未有的紧张气息。联合国国际海事组织数据显示,过去三周内红海及其周边海域报告的武装袭击事件环比增长了240%,苏伊士运河日均通航量下降近45%。
这一切的焦点,正是也门胡塞武装接连升级的“无限制打击”声明。7月27日至28日,胡塞武装军事发言人叶海亚·萨雷亚公开宣布,不分国籍、不论海域,只要与以色列有业务往来的全球船只,都将面临他们的导弹与无人机袭击。这一表态被认为是公开叫板全世界,更在中国等大国面前毫不让步。
胡塞武装的威胁不再局限于红海本地。声明发布后,地中海、印度洋南部乃至全球主要航运路线都被纳入“射程”。过去的三天里,亚洲、欧洲、美洲的多家国际船运公司紧急调整航线,全球最大航运集团马士基与中远海运均发出风险提示,数十艘集装箱货轮临时选择绕道好望角。
全球12%的贸易量依赖红海通道。联合国贸发会议最新统计表明,7月苏伊士运河日均船舶通行量较去年同期骤降40%。
中国出口企业普遍反映,集装箱运费在短短两周内翻倍,部分航运保险公司将红海、阿拉伯海列为最高风险等级,保费暴涨至平时的四倍以上。曼德海峡的咽喉地位更加凸显,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影响全球能源与制造业链条。
7月7日凌晨,以色列空军出动F-15、F-35战机,从南部基地远程奔袭也门西海岸,实施了代号“黑旗行动”的袭击。荷台达、拉斯-伊萨和萨利夫等关键港口遭受精准打击,大型油库、军事雷达和货轮“银河领袖”号等成为目标。以色列希望通过切断伊朗对胡塞的技术和物资补给,遏制其跨区域打击能力。
这次突袭并未达到以色列预期的打击效果。短短20天后,胡塞武装宣布“第四阶段”海上封锁,誓言对所有与以色列存在业务往来的船只发动报复,无论这些船只悬挂何国国旗。
回溯近一年,2024年5月胡塞袭击“亚历山大”号货轮,6月首次曝光用高超音速导弹“哈蒂姆-2”攻击海法港。2025年7月,胡塞又宣称击沉“魔法海洋”号、“永恒C”号等货轮,展现出其打击能力和战术升级。
联合国安理会7月15日以12比0通过第2787号决议,决定延长对胡塞袭击商船的国际监督机制。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投下弃权票,强调单纯制裁治标不治本,红海危机根本原因在于加沙冲突外溢,警告部分国家勿借安理会授权进行军事干预。这已是中国第三次在相关决议上选择弃权。
中国过去一年间多次呼吁各方维护红海安全,敦促胡塞武装停止打击商船,推动地区局势降温。中国外交部多次表态,红海及也门问题的最终解决依赖于中东整体局势的缓和、加沙地区的停火以及“两国方案”的落实。
2024年,中国成功促成沙特与伊朗复交,为地区和解提供范例;2025年,中国又积极推动也门政府与胡塞武装间接对话,强调政治谈判才是长远之道。
胡塞武装多次表示愿深化与中国、俄罗斯等金砖国家的合作。尽管本轮声明“不分国籍”,但实际打击行动中,并未见针对中国或俄罗斯相关船只的报道。红海航线上大量商船主动悬挂中国国旗或设立中国船员标识,以降低被误击风险,胡塞武装对此现象多数选择“默认”。
胡塞武装之所以敢于对全球航运叫板,离不开伊朗持续的武器和技术支持。伊朗为其提供了一系列导弹、无人机、电子战设备,使其具备对现代海军和国际商船的实质威胁能力。
过去两年,美英联军对胡塞进行多轮空袭,但胡塞迅速转为游击战术,将导弹发射架藏匿于民居、沙漠腹地,并通过社交媒体发动“复仇号召”,难以被完全摧毁。
以色列空袭摧毁了部分固定港口和设施,但胡塞的机动发射平台早已分散转移。美军多次派遣航母战斗群巡航红海,却无法彻底阻断胡塞的海上袭击。多国专家指出,这一非对称作战方式已成为现代海上安全的最大挑战之一。
胡塞武装的海上威胁导致全球物流业遭遇剧烈冲击。过去三周,红海、苏伊士运河通行量持续下滑,全球主要集装箱运输公司统计,7月以来日均通过苏伊士运河的船舶数量降至历史低点。国际航运数据库Clarksons Research披露,红海航线%,好望角航线%。
中国出口企业首当其冲。箱运费暴涨、保险费用水涨船高,多家外贸公司甚至被迫推迟交货。欧盟能源委员会最新评估称,曼德海峡一旦彻底关闭,全球供应链将遭受长期性断裂,石油和液化天然气市场的价格波动将更加剧烈。世界银行警告,红海危机可能引发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通胀压力。
胡塞武装的激进行动被普遍视为伊朗“代理人战争”的一环。美国与英国去年初联合空袭胡塞据点,但数月后选择撤军,双方达成短暂停火协议。胡塞武装趁机修复设施,继续扩大全球影响力。
以色列则面临多线作战压力,除应对加沙与黎巴嫩南部的冲突,还要防范红海方向的“新威胁”。以色列国防部最新报告承认,胡塞武装具备远程精确打击能力,已对以色列本土和全球犹太经济网络构成实质性威胁。西方国家普遍将胡塞威胁视为中东新一轮地缘政治洗牌的信号。
胡塞武装高调声明“不分国籍”,引发外界广泛猜测是否会对中国等大国失去“默契”。但实际情况远比口号复杂。多数分析人士认为,胡塞武装不大可能无差别攻击全球商船,尤其是中国、俄罗斯等大国利益相关船只。原因在于,一旦引发国际公愤,胡塞可能遭遇多国联合打击,甚至失去部分潜在外交空间。
红海航线大量商船主动表明中国船员身份或悬挂中国国旗,胡塞武装在实际行动中对此多予以“默许”。胡塞武装的军事目标依然聚焦于以色列及其盟友,海上行动的根本诉求是对抗以色列在加沙的军事行动,强调红海局势外溢的根源在于以色列与巴勒斯坦的矛盾。
中国强调,红海与也门问题不可能单靠制裁或军事手段解决。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孙磊重申,地区安全只能通过推动“两国方案”、实现加沙停火、恢复中东和平进程来根本缓解。沙特、阿联酋等地区大国已多次向北京寻求调解建议,伊朗也与海湾国家重启能源谈判,地区多线日,也门政府军与胡塞武装在萨达省爆发激烈交火,数十人死伤,双方虽冲突激烈但未关闭谈判窗口。国际社会普遍寄望中国推动的阿曼间接谈判能够为局势降温,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呼吁各方保持克制,避免红海乃至全球范围内爆发更大规模冲突。
光明网:2025-07-28 10:13:也门胡塞武装警告:将袭击所有与以色列合作公司船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