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太保601601)、新华保险601336)、众安在线年上半年保费收入公告。数据显示,三家公司保费收入均实现同比增长,其中新华保险以23%的增幅领跑行业,中国太保、众安在线%,展现出保险市场稳健复苏态势。
根据公告,新华保险上半年实现保费收入1212.62亿元,同比增长23%,增速位居行业前列。中信建投601066)在研报中指出,新华保险一季度个险渠道绩优队伍建设成果持续显现,月均绩优人力及万C人力(单月保费收入超1万元的代理人)同比均实现双位数增长,推动保费规模与质量双提升。此外,银保渠道价值贡献进一步扩大,成为公司增长的重要引擎。
数据显示,中国太保上半年保费收入达2678.5亿元,同比增长6%,其中寿险、产险业务均衡发展。众安在线则凭借健康险、数字生活险等创新业务,实现保费收入148.2亿元,同比增长9%。
值得注意的是,自2025年1月起,保险行业延续多年的月度保费收入公告惯例发生重大变化。中国平安601318)、中国人寿601628)等头部企业宣布不再单独发布月度数据,仅保留半年度及年度报告。业内人士分析,这一调整与监管导向及企业战略转型密切相关。
尽管月度数据披露减少,但半年度业绩仍传递出积极信号。中信建投在研报中强调,新华保险个险队伍产能改善与银保渠道价值深化,有望支撑全年业绩稳健增长。中国太保、众安在线则通过多元化业务布局,展现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民生证券研报指出,财险方面,头部险企仍聚焦财险业务的专业化、精细化、集约化发展。头部大型财险公司有望凭借规模优势和精细化管理继续做优做强,竞争格局将进一步改善。
市场分析指出,随着保险业回归保障本源,头部企业正加速推进代理人转型、深化银保合作,并加大健康养老等生态领域投入。未来,产品结构优化、科技赋能效率提升将成为行业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近日,2025年保险业监管“期中成绩单”出炉。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金融监管总局系统针对保险业开出约1100张罚单,涉及机构及责任人约600家/人次,罚款总额累计约1.9亿元,编制虚假报告、虚挂中介套费等顽疾仍是处罚主因。从处罚金额来看,保险业在上半年还出现两张罕见的千万级罚单,人保财险、泰康在线被点名。
监管趋严推动行业深入调整。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金融机构产品适当性管理办法》,明确金融机构销售保险产品应综合考虑产品类型等因素,对保险产品进行分类分级,并加强对销售人员、销售行为、销售渠道的管理,建立保险销售资质分级管理体系。
今年以来,“分级”成为保险业销售端的高频词汇,监管部门发布多项规范保险业销售行为的规定中,均对保险产品分类和销售人员分级有所提及。
4月18日,金融监管总局在《关于推动深化人身保险行业个人营销体制改革的通知》中提到,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应当建立人身保险产品分类和保险销售人员分级标准,组织保险公司稳妥有序做好保险销售人员分级评价工作。4月25日,金融监管总局发布的《关于加强万能型人身保险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也要求,公司加强销售人员分级分类和产品适当性管理,防范销售误导。
值得注意的是,继去年3月一纸“限高令”之后,今年分红险“限高令”升级版来袭。6月18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下发《关于分红险分红水平监管意见的函》,加强分红险分红水平的监管,尤其是杜绝机构间“内卷式”竞争的主旨已经明晰。
对外经贸大学创新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龙格指出,新政实施后,行业或将加速分化。头部保险公司优势凸显(可维持较高分红),中小保险公司(尤其低评级、储备不足者)通过高分红揽客的空间被大幅压缩,倒逼提升投资能力。
当收益率不再是产品销售核心,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将目光投向服务突围和渠道变革。
多名业内人士表示,预计8月到9月,保险行业将正式启动人身保险产品新一轮预定利率下调。随着低利率环境持续,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同方全球人寿副总经理童伯宁分析,长期利率下行导致保险公司投资端收益持续承压,而负债端刚性兑付压力未减,利差损风险将不断加大。对此,保险公司正通过多重举措应对。
在低利率环境下,“下有保底、上有弹性”的分红险作为能较好实现周期跨越的产品,成为保险公司转型重点。中国人保601319)6月下旬在股东大会上介绍,人保寿险6月底在售的分红险产品有5款,还有14款产品在准备中。“预计三季度起,人保寿险会逐步加大分红险的销售,与同业保持一致。”
转型过程中,保险公司正在加速转向“保险+服务”模式,全方位生态化赋能模式更好地满足了客户多元化的需求。
“当保底利率下降时,康养等附加服务更具价值。”一名保险代理人介绍,与以往仅关注产品收益不同,现在不少客户在咨询产品时,会主动询问该产品是否附加额外的服务内容,例如医疗健康配套、养老社区入住资格等。据悉,目前上述服务通常与人身险类产品绑定,例如,以年金险锁定养老社区入住确认函或其他养老服务,而医疗险产品则通常可附加健康管理类服务,等等。
多家保险公司已落地“保险+服务”模式。据悉,7月5日,平安管家崇明居养项目揭幕;7月7日,平安保险又发布“添平安”保险+服务解决方案。5月底,太保家园·苏州国际颐养社区正式投入运营,截至目前,中国太保已落地15个养老社区项目,覆盖全国13个城市。
整体而言,行业正在以“全生命周期服务”为核心,通过“保险+生态”打破单一保障边界,逐步覆盖健康、养老、教育、财富等更多场景,让保险服务从“事后赔付”转向“全周期守护”。
对保险代理人而言,为适应市场变化,代理人也要从“销售导向”向“顾问角色”彻底转型。业内人士认为,未来,只有能够整合养老、医疗、财富管理需求,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的顾问式代理人,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张丽娅 整理